活动 >
品牌论坛
品牌论坛
全球气候行动的新篇章
CCD受邀参加第三届影响力国际气候创新大会
在国际社会共同面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时刻,第三届影响力国际气候创新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海口成功召开。气候治理与外交研究中心(CCD)受邀参会,从民间智库的角度,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建言献策。CCD理事长在“可再生能源公正转型原则闭门研讨会“与全球气候行动的领军人物共同探讨了实现公正能源转型的原则和路径。
第三届影响力国际气候创新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顶尖学术机构、国际组织、政府部门、企业和民间组织的代表。这些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国际能源署、世界气象组织以及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这些机构的参与不仅带来了前沿的研究成果,也为大会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国际视野。
本届大会规模宏大,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40余位代表出席。大会围绕车网互动、循环经济、碳市场、绿色供应链、南南合作、生物多样性、ESG、韧性城市、海洋牧场、近零碳园区、气候投融资、再生农业等12个全球气候热点议题,发布了80余篇精选主题报告,并在10个行业专题上展开了深度圆桌对话。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实现零碳未来注入了新的动力。
汇聚全球智慧,共商气候大计
在大会期间,CCD出席“可再生能源公正转型原则闭门研讨会“与东南亚、南亚的智库、NGO、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探讨了实现公正能源转型的原则和路径。他首先以印度为例,分析和阐述了亚洲能源转型中面临的相同或相似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出现在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电网系统对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消纳压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可能引发的征地矛盾和生态负面效应。他强调了亚洲地区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中应尽可能避免操之过急,设法稳妥处理好各方面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同时通过绿色债券、主权财富基金、混合融资等多种方式实现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渠道多元化,让亚洲地区真正享受到能源转型的红利。CCD理事长的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为推动亚洲乃至全球的能源转型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出席闭门研讨会的其他机构包括:菲律宾能源部、菲律宾气候与可持续城市研究所、菲律宾气候正义组织、印度尼西亚基本服务改革研究所(IESR)、孟加拉联合国际大学能源研究中心、孟加拉水卫士联盟等。
CCD团队与来自东盟国家的代表交流如何通过加强中国与东盟间合作,提升气候韧性和防范气候灾害。这些来自东盟国家的机构包括菲律宾气候与可持续城市研究所(ICSC)、菲律宾气候正义组织、印度尼西亚基本服务改革研究所(IESR)等智库、研究机构、NGO等。
CCD理事长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亚太地区基础设施资本市场负责人官员卡迪蒂亚·卡纳尔就气候融资问题进行交流。卡迪蒂亚·卡纳尔向CCD理事长介绍了当前亚洲地区可再生能源基建项目融资遇到的机遇和瓶颈。
CCD为东南亚南亚学者、NGO、 智库学者举行的“气候对话”晚餐会
在大会的最后一天,CCD理事长特别为东南亚和南亚的学者、非政府组织(NGO)代表以及智库研究人员举行了一场“气候对话”晚餐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加晚宴的代表们畅谈了各自从事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工作,并充分探讨了不同机构间开展合作的可能性。CCD希望以这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促进CCD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同仁们交流和碰撞思想,深入交流气候变化议题。
随着第三届国际气候创新大会的圆满落幕,CCD团队深感荣幸能够参与这一汇聚全球智慧的盛会。在这几天的交流与讨论中,我们不仅见证了全球气候行动的最新进展,更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深刻的启发。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建立了广泛的人脉网络,这些联系将为我们未来的气候治理与外交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支持。
通过这次大会,我们更加坚信,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和智慧。CCD团队将把在大会上获得的知识和启发转化为实际行动,继续深化我们的研究,以学术和政策的角度,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更多的建设性意见。我们期待与所有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动气候行动,为实现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而努力。再次感谢大会组织者和所有参与者,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聚,继续为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微信二维码
气候治理与外交研究中心
名片二维码
Copyright © 2024 气候治理与外交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电话:0898-66893495
0898-6689349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江东新区海涛大道3号海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楼创梦空间B-034号
邮箱:coordinator@centerforclimate-diplomacy.org.cn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